建筑砂浆是什么材料?砂浆的发展历史
2021-11-22
砂浆,建筑中必不可缺的建筑材料,起到粘结保护作用,是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(水泥、石灰膏、黏土等)加水合成,也叫灰浆,也作沙浆。常用的有水泥砂浆、混合砂浆(或叫水泥石灰砂浆)、石灰砂浆和粘土砂浆。 据民间传说,秦代修筑长城中,采用糯米汁砌筑砖石。考古发现,南北朝时期的河南邓县的画像砖墙是用含有淀粉的胶凝材料衬砌;河南登封县的少林寺,北宋宣和二年、明代弘治十二年和嘉靖四十年等不同时代的塔,在建造时都采用了掺有淀粉的石灰作胶凝材料。《宋会要》记载,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修筑和州城,“其城壁表里各用砖灰五层包砌,糯米粥调灰辅砌城面兼楼橹,委接雄壮,经久坚固。”明代修筑的南京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石城垣,以条石为基,上筑夯土,外砌巨砖,用石灰作胶凝材料,在重要部位则用石灰加糯米汁灌浆,城垣上部用桐油和土拌和结顶,非常坚固。采用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矾与石灰制成的胶凝材料,其粘结性非常好,常用于修补假山石,至今在古建筑修缮中仍在沿用。 用有机物拌和“三合土”作建筑物的工法,在史料中屡有所见。明代《天工开物》一书中记载:“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,黄土二分,用糯米、羊桃藤汁和匀,经筑坚固......
查看更多 +